网站首页

010-62281939

北京邮电大学205信箱

北京邮电大学科研大楼2层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北京邮电大学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才招聘启事


京邮电大学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需要,依托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教师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并长期引进计算机及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海外优青人才。岗位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网络与信息安全,密码学等相关专业背景要求申请者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或工程实践能力,在所在领域权威期刊或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1)优秀人才:可聘为特聘研究员,学校提供事业编制、博士招生资格,以及有竞争力的薪酬、科研启动费等。

(2)博士后:待遇优厚,出站后可应聘学校事业编制教学科研等岗位,综合素质优秀者可被推荐至学校人才序列进行引进。

招聘常年进行,一流的平台与待遇,欢迎海内外青年才俊加盟,共谋发展。特别优秀者,薪酬面议,待遇从优。详见学校招聘启事:

北京邮电大学人才引进招聘启事

http://www.bupt.edu.cn/info/1084/84504.htm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后招聘启事

http://www.bupt.edu.cn/info/1084/84506.htm


联系方式:

欢迎咨询及报名,请将个人简历发送张熙老师邮箱:zhangx@bupt.edu.cn


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12月14日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面向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以“网络空间关键领域的安全及可信服务技术研究”为主攻研究方向,针对分布式计算与服务的国家战略、社会信息化需求,构建可信分布计算与服务的共性基础理论体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确保标准研究、社交网络及其信息传播研究、云计算与云安全,网络计算及其信息安全、网络内容可信研究、移动互联网可信服务工程等。实验室主任方滨兴院士,具有由院士、杰青、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青年人才、首都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构成的高层次人才梯队,牵头承担国家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在IEEE TIFS、TDSC、TPAMI、TKDE、JSAC、TC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申请专利数百项,制定国家与行业标准数十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与数十所国际知名高校学术团队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实验室网站:https://mekltdcs.bupt.edu.cn/index.htm)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早在1984年就开始了密码学方向人才的培养,培养了中国第一个密码学博士。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在密码学、网络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安全、可信计算与服务、量子安全等领域研究积累雄厚,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北京邮电大学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2016年1月成立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院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的指导下,不断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是中央网信办/教育部“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单位。学院拥有完整的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本/硕/博培养体系、建有网络空间安全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拥有国信办/教育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信息安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信息安全)、首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网络空间治理)。学院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党建思政引领,教育成效明显。学院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思政教育为抓手,以学院领导、研究中心和党团班协同一体为保障,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自上而下各方协同,打造“红色基因”,构建了完善的党建与思政教育体系。培养了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北京市“工人先锋号”为代表的党建思政育人先进团队。获评“北京市暖心驿站”,获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北京市优秀文化宣传志愿项目。2名教授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3人次获公安部“先进个人”称号。

师资实力雄厚,基地实力强大。学院现有以方滨兴院士、杨义先教授、陶小峰教授等高层次人才为带头人的100余人教师队伍,其中特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9人次、省部级12人次。兼职教授、博/硕导、企业导师等72人(含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次);获国家级奖励8项。学院建设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立足重大工程,科研成果丰硕。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项目共269项,发表中科院一区、CCF A类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1项,制定国内外标准1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1项。

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成果突出。在教育部和中央网信办指导下,“树立标杆”与“打造金课”同向同行,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持续推进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密码学”课程建设,释放标杆效应;持续课程改革,方滨兴院士为学科开设金课“研究方法与创新能力实训I/II”;“创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同向同行,深化创新创业实践模式改革。获全国高校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一等奖。

规划系列教材,打造精品科普。编写全国首批网络空间安全系列规划教材16部,建立了完整的教材体系,解决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教材匮乏的问题。杨义先教授出版《安全简史》、《密码简史》、《通信简史》等科普著作12部,获评科技部“2017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图书类)银奖等多项奖励,入围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联合推出的“2017中国好书”。

培养拔尖人才,服务国家安全。以赛促教,培养高层次人才。近五年获竞赛奖项127项,实力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梯队。其中,天枢战队取得2018年“HITB CTF”全球第二名(2/425),2019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赛特等奖(1/1323)。科研论文获奖72项,获WWW大会大陆地区首个最佳学生论文奖;博士生入选“福布斯中国30U30”等。毕业生就职于中共中央办公厅、新华社等国家重要部门,为网络强国而奋斗。

参与智库建设,制定相关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学院6人次担任“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等专家,组织需求调研和指南编制。学院教授担任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等。

服务网络治理,提升国际话语权。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依托“国信办/教育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和“111”引智基地,为国家网络空间治理重大决策提供支撑,为我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国门提供服务。


(北邮网安院网站 https://scss.bupt.edu.cn/index.htm)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