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010-62281939

北京邮电大学205信箱

北京邮电大学科研大楼2层

教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师 >> 正文
教师培养及教学情况

2018年

实验室邓小龙老师晋升为副教授职称

实验室人员承担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学”等一级学科多门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2018年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868学时,研究生教学任务284学时。

实验室傅湘玲、齐佳音老师编写了专著:《面向在线社交网络的企业管理决策研究》;

实验室王枞老师编写了专著:《中国智慧医疗健康2017发展报告》;

实验室高晖老师译著:《大规模MIMO系统原理与设计分析》;

实验室李小勇老师编写了教材:《可信计算理论与技术》; 

实验室吴旭老师编写了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

实验室老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工作,2018年度参与的教改项目包括:2017年第一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SPOCMOOC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资源建设》、2017年第二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华为DevCloudWeb软件开发测试实践课程改革》及《基于华为DevCloud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改革与探索》、北京邮电大学的教改项目《2018北京邮电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和《2018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教材建设项目》。

实验室杨金翠和陆天波老师获《NASAC2018全国软件工程教学案例比赛》优秀奖。

2018126日至26日期间,实验室联合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北京丁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CTF集训冬令营。冬令营为期12天,对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40余名本科生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本次CTF集训冬令营,夯实了学员的基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提高了学员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集训结束前举行了一次标准的CTF线上解题赛,学员们昼夜奋战,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并在线宣战两只美国高校战队。

2017年

实验室张熙老师晋升为副教授职称。

齐佳音教授获上海市领军人才

傅湘玲副教授获得2017年第二届“中国大数据学术创新奖”中国大数据创新百人

实验室人员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学”等一级学科多门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736学时,研究生教学任164学时。

实验室主任方滨兴院士编写了专著:《论网络空间主权》;

实验室谢永江老师、李欲晓老师编写了专著:《网络安全法学》 、《中国网络信息法律汇编》;

实验室齐佳音老师、傅湘玲老师 编写了专著:《面向在线社交网络的企业管理决策研究》;

实验室王枞老师等编写了专著:《中国智慧医疗健康发展报告2016》;

实验室吴旭老师承担教改项目:《基于知识生态的MOOC扩展学习平台》;

实验室石瑞生老师承担教改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大数据服务与隐私保护》;

实验室孙松林老师承担教改项目:《2015JY64身份识别信息化系统的研制》。

2016年

实验室李小勇老师晋升为教授职称。

实验室人员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学”等一级学科多门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739 学时,研究生教学任务554学时。

实验室谢永江老师编写了教材:《经济法》。

实验室副主任邝坚教授承担教改项目:《基于云的实践教学综合服务体系及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5

实验室孙松林老师晋升为教授职称。

齐佳音教授获得2015年度北京邮件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实验室人员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学”等一级学科多门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承担本科生教学任何1148 学时,研究生教学任务722学时。

关闭